多尔衮为何不称帝?他才是大清真正的奠基人,还是为他人做嫁衣?
1644年,山海关的风吹动八旗军的披甲。多尔衮马鞭所指,六万铁骑踏碎大明山河。可当紫禁城的龙椅近在咫尺,这个能征善战的摄政王却后退半步,将六岁的福临扶上皇位。他手握重兵权倾朝野,为何甘愿做“半个皇帝”?一段被正史模糊的权力博弈,藏着比称帝更高级的政治智慧。
1644年,山海关的风吹动八旗军的披甲。多尔衮马鞭所指,六万铁骑踏碎大明山河。可当紫禁城的龙椅近在咫尺,这个能征善战的摄政王却后退半步,将六岁的福临扶上皇位。他手握重兵权倾朝野,为何甘愿做“半个皇帝”?一段被正史模糊的权力博弈,藏着比称帝更高级的政治智慧。
说起来,多尔衮这人倒也难得一见——就像那种玩扑克的人,手里本来没几张牌,却能把一桌子的风头都抢了去。谁能想到他39岁就突然撒手人寰呢?顺治七年,严冬里,他远离北京,跑去塞外喀喇城打猎,说是“有事不乐”。这事还挺蹊跷——一个身居高位、权力如山的摄政王,怎么半夜三